胡塞武装首次公布画面,“成功营救11人”

发布日期:2025-08-06 点击次数:167

家人们,红海又炸锅了!

7月28日深夜,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突然放出一段视频:波涛汹涌的红海海面上,11名浑身湿透的船员被拖上快艇,其中两人腿部缠着渗血的绷带,被抬进临时医疗帐篷。画面里,一名留着大胡子的武装人员对着镜头说:"我们击沉了货轮,但不会让无辜者陪葬。"

这段视频瞬间引爆全球舆论——要知道,7月9日这艘希腊货轮"永恒C"号被击沉时,胡塞武装还被指控"故意杀害平民"。如今突然公布营救画面,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一、击沉与营救:矛盾背后的生存博弈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7月9日。当天凌晨,"永恒C"号正行驶在荷台达西南50海里处,突然遭到胡塞武装的"混合打击":先是两艘装满炸药的无人艇撞上左舷,接着6枚巡航导弹呼啸而至。目击者称,货轮像被巨人掀翻的火柴盒,40分钟内就倾斜沉没。

但诡异的是,胡塞武装在袭击后并没有一走了之。他们的海军特种部队连续两天在沉船海域展开搜救,最终救起11名船员,其中2人因弹片划伤接受治疗。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还找回1具遇难者遗体,并在视频中展示了覆盖着白布的遗体被抬上担架的画面。

"这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中东问题专家阿米尔·哈桑分析,"胡塞武装深知,单纯的袭击只会招致国际社会的谴责,而'先攻击后营救'的戏码,既能展示武力威慑,又能塑造'人道主义者'形象。"

二、船员的血色回忆:被导弹追着跑的12小时

在吉布提的临时安置点,幸存的菲律宾船员马克讲述了那段地狱般的经历:"导弹击中机房时,整艘船都在颤抖。我们跳上救生筏后,他们(胡塞武装)的快艇追了上来,用阿拉伯语大喊'停下'。"

让马克至今心有余悸的是,当他们试图划向另一艘商船时,胡塞武装竟朝水中发射火箭弹:"水花溅得老高,我们以为死定了。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警告我们不要靠近其他船只。"

这种"控制式营救"在后续行动中更加明显。获救船员被转移到也门港口后,手机和护照被没收,每天只能通过固定电话与家人联系一次。"他们让我们对着镜头说'受到了人道待遇',但实际上……"马克欲言又止,眼神中满是恐惧。

三、国际博弈:红海航道上的大国角力

胡塞武装的这波操作,彻底搅乱了红海棋局。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上措辞严厉:"任何国家都无权以单边行动威胁国际航道安全。"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罕见沉默,因为就在三天前,胡塞武装刚刚释放了被扣押的3名美国船员。

更微妙的是伊朗的态度。尽管胡塞武装的导弹技术被证实源自伊朗圣城旅,但德黑兰此次却低调表态:"我们支持所有抵抗以色列的行动,但反对伤害平民。"这种"切割式支持",既想维持对胡塞的影响力,又不愿直接卷入红海危机。

最焦虑的当属以色列。这个高度依赖红海航道的国家,如今每天因航运绕道别损失数百万美元。以军参谋长哈勒维甚至公开放话:"必要时,我们将对胡塞武装发动地面进攻。"

四、人性的灰度:战争阴影下的复杂抉择

在萨那的一家战地医院,记者见到了获救的印度籍船员拉维。他的小腿被弹片划开一道10厘米长的口子,但提起胡塞武装的医护人员,他却出人意料地说:"他们给我打了止痛针,还喂我吃大饼。"

这种矛盾的体验,在其他船员口中也得到印证。希腊大副安东尼奥说:"袭击时他们像魔鬼,但救人时又像天使。"这种人性的灰度,折射出中东冲突的复杂性——胡塞武装既是加沙的支持者,也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他们的行动既充满仇恨,又夹杂着对生命的尊重。

"红海的每一朵浪花,都倒映着加沙的苦难。"巴勒斯坦人权组织负责人法蒂玛的这句话,或许能解释胡塞武装的矛盾行为。当加沙的孩子在空袭中失去家园,当以色列的货轮在红海畅通无阻,胡塞武装选择用最极端的方式表达愤怒,哪怕这种方式充满争议。

五、未解之谜:11人之外的生死悬念

尽管胡塞武装宣称救起11人、找回1具遗体,但"永恒C"号23名船员中仍有11人下落不明。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胡塞武装提供完整的船员名单,但至今未获回应。更令人不安的是,有消息称部分船员被转移至也门内陆,可能成为未来谈判的筹码。

这场红海危机远未结束。当胡塞武装的导弹继续呼啸,当国际社会的博弈持续升级,我们不禁要问:在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中,普通人的生命何时才能不再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红海的枪声会停吗?你觉得胡塞武装这次营救是真心还是作秀?来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看到红海的真相!

来源:新华社、环球网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