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呼吁中国核裁军,是否为了和平,背后有什么阴谋

发布日期:2025-08-29 点击次数:117

特朗普再提中国核裁军,F-35直扑亚洲施压!中方回应显智慧

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两国核政策、战略安全环境也完全不同,要求中方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一针见血地回应了美方提议。

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抛出“削核”话题,明确表示将邀请中国加入美俄关于限制核武器数量的讨论。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就此问题公开向中国施压,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时隔两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8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明确回应:“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该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要求中方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

01 特朗普提议,三边核裁军谈判

特朗普最近在与俄罗斯讨论削减核武库问题时提出,希望中国也参与这一进程。他宣称:“我们正在讨论限制核武器的数量,并希望将中国纳入其中”。

特朗普还特意强调,美国在全球核武器库中处于首位,俄罗斯居于第二位,中国列在第三位。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国际关注。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出此类要求。早在第一任期内,他就提出了让俄、美与中方参与的多边核裁军谈判构想。

02 中方回应,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面对特朗普的提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8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了明确回应。

郭嘉昆指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该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库,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条件”。

中方明确表示,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两国核政策、战略安全环境也完全不同。因此,要求中方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03 核武库对比,数量级差异巨大

根据公开数据,美俄两国拥有全球90%以上的核武器,中国仅保持着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量。

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将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中美核力量不在一个量级,两国的核政策和战略安全环境也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中国参与核裁军谈判,确实缺乏合理依据。

04 历史教训,乌克兰前车之鉴

核裁军问题不仅关乎数量,更关系到战略平衡与国家安全。历史上已有深刻教训。

乌克兰曾经继承苏联三分之一的核武,位居世界第三拥核国。但在去核化后短短几年,就彻底失去了战略筹码,如今只能任人摆布,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这一前车之鉴让许多国家认识到,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维持必要核威慑力量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5 地缘博弈,F-35直扑亚洲

特朗普提出中国核裁军建议的同时,美国派出十余架F-35战机前往亚洲,参与美韩“乙之自由护盾”联合军演。

这一举动发生在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之后。两人会谈的主要议题集中在安保与贸易。李在明此行主要是出于对朝鲜核武发展导致的安全担忧。

F-35直扑亚洲,既是给韩国的一颗“定心丸”,也是特朗普向中国秀肌肉的政治表演。

06 普京态度,巧妙外交辞令

对于特朗普的提议,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表态颇具外交技巧。

普京表示,美俄在削减核武器问题上可以继续谈判,俄罗斯也不反对中国参与,但是否加入完全取决于中国自身的意愿。

这一番话既显示出俄罗斯并不抵触合作,同时又把决定权交还给中方,既不失外交灵活度,又避免了过多的政治压力。

07 真正目的,内政大于外交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明知中国不会轻易改变自身立场,却仍反复强调“中国要加入”,其根本目的并不是期待北京妥协,而是为了在国内展示一种强硬态度。

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美国在稀土供应问题上严重依赖中国,特朗普无法轻易祭出关税大棒。为安抚国内情绪,特朗普不得不时不时在外交场合表现出对中方的“强硬姿态”。

---

9月3日的中国大阅兵临近,从公开的彩排情况看,中国将展示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装备,将对全球军事格局产生冲击。

特朗普此时重提“削核”,更多是为国内民意和国际形势找一个平衡点。

在经济和军事层面,美国已越来越难以遏制中国。稀土供应让美国处于被动,军事实力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美国赖以维系霸权的根基正面临挑战,而中国将继续走在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道路上。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