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本事单身,为何多交税养别人的娃,60%日本人怒了

发布日期:2025-07-10 点击次数:193

明年4月,日本将推行一个官方名叫“儿童与育儿支援金”的新制度,但老百姓私下里直接叫它“独身税”。虽然日本政府三番五次跳出来辟谣,嘴上说这不是专门针对单身,但网络上已经炸开了锅。你随便刷一刷X(推特)或日本新闻留言区,最火的留言就是那句:“凭自己本事单身,凭什么要多交税?”

什么是“独身税”?说白了,就是2026年开始,只要你在日本有医保,不管结没结婚,有没有孩子,都要交一笔“育儿支援金”。这钱一开始不多,年收入400万日元(合人民币18.5万)的,每月650日元,收入高的一个月要交1650日元(约77块人民币)。

夫妻俩都上班的,两个人都得交,个体户按收入比例算。高收入单身一年要多出550块人民币,可你别指望以后能拿回来一分钱补贴。日本网友一句话总结:“活得辛苦,娃又不是我的,还要帮别人养娃,凭什么?”

日本这几年生娃越来越少,2024年新生儿不到70万,出生率只有1.2,刷新历史新低。最吓人的是,官方预计到2070年,日本人口可能掉到8700万,直接腰斩。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连和父母一起住的都快成主流了。

为啥?说到底就是穷。日本经济这三十年别提多难了,工资不涨,物价蹭蹭往上走,年轻人别说成家立业,光维持生活都成了问题。你在东京地铁里看那些一脸疲惫的上班族,有几个是真心有力气考虑结婚生娃的?

经济学家也说得明白,日本不缺政策,缺的是让普通人有安全感的工作和收入。藤波匠指出,日本少子化根子不是年轻人懒惰或者怕麻烦,而是看不到希望,生活太难。河野龙太郎也分析,企业其实赚钱不少,但死活不给员工涨工资,还不肯花钱培养人,搞得普通人钱包越来越瘪,企业也没信心扩大投资,社会就这么越走越死。

这一轮“独身税”政策出来,争议自然大到天上去。共同社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日本人都反对。单身和没娃的家庭更不服气:“为啥要给别人家孩子买单?”有日本网友就说,政府要真想鼓励生娃,不如把“儿童家庭厅”这摊子撤了,省下的钱直接发给肯生娃的人,还更靠谱。现在这政策,就是把社会成本往单身和年轻人头上摊,最后谁都不满意。

更讽刺的是,政府嘴上说“大家都能受益”,但大家都知道实际情况。你辛辛苦苦交钱,等老了,能不能拿回一星半点,都悬。年轻人苦哈哈的,政府还在推广“婚活APP”、搞“健康生育讲座”、培训一堆“怀孕健康支持员”,根本没触及到钱的问题。说到底,日本社会现在生孩子已经变成了奢侈品,不是想不想,而是根本不敢。

这种税收方式,其实不少国家也搞过。俄罗斯收“无子女税”,美国有些州象征性收“单身税”,欧美国家还喜欢通过家庭税收优惠变相让单身多交钱。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经济压力越大,政府就想法设法让更多人一起分担社会成本。有人调侃,连求婚词都该改成“和我一起避税吧”。还有网友一本正经支招:“这税以后估计会催生一堆假结婚和离婚,大家轮流避税。”

其实大多数普通日本人也不是真的反对帮娃出钱,大家只是觉得,这种“一刀切”的政策缺少共情。大环境这么难,大家只想过好自己小日子。政策制定者和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似乎比出生率下滑还要深。日本社会其实一直以温和、包容著称,但这次“独身税”真的是戳到痛点了。你能感觉到那种集体焦虑和隐隐的愤怒——不仅仅是对多交几十块钱的不满,更是对未来无力感的爆发。

日本“独身税”这场风波,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和人口老龄化的交叉产物。你能从每一个单身者、年轻人的吐槽里,读到一代人的无力与无奈。他们不是不想为社会做贡献,只是已经拼尽全力地在为自己活着。这个道理,其实哪里都一样。社会的未来,从来不是靠税收压出来的,而是靠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支撑的。

去年物语君跟朋友闲聊:单身人士在日本还挺舒服的,你看他们想放松了还能去风俗店,没人会指指点点,心理上也没啥压力Y,没娃一点都不影响生活质量。

现在还要交税养别人娃,搁谁都不爽啊~~~

最后:单身无罪,征税无理……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