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和田雨要搭档演夫妻,这消息一出来,有点让人眼前一亮。一个是年代剧的“白月光”安杰本杰,一个是喜剧担当王启年本人,两个人这么一搭,谁都忍不住要问一句:这会碰撞出什么新鲜劲儿?这剧名字叫《好好的时代》,光听起来就挺有分量。据说要拍四十集,跨度三十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慢慢拉到新世纪,主打一个“生活流”,完全不是那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狗血套路。
这次导演刘家成又出手了。说起来他拍过《生万物》,细腻、烟火气足、接地气,观众口碑还真不错。现在再搞一出重组家庭题材,敢跟时下满屏的甜宠、古偶杠上一根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所以,看到梅婷和田雨往里一站,再瞄两眼配角阵容,心里多少已经稳了。
说回故事本身,其实挺简单:苏小曼(梅婷饰)是一名歌舞团演员,带着一双儿女独自过活,本来是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现在变成了每天为柴米油盐忙碌的单亲妈妈。这跨度大嘛,能看出来咋过日子的才叫真本事。庄先进(田雨饰)是机械厂的工人,一个人拉扯着三娃。两个人都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谁看谁心酸。这两家凑到一起,反而没谁整那些鸡飞狗跳的戏码,大人都清醒,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小烦恼。这种重组家庭的故事,之前谁还不是默认肯定得先吵一架再说话,但导演跟编剧偏不按套路走,硬是把重组家庭过成了七口人的互相取暖。
你要找明星,这剧都有。梅婷本身就是年代剧的“门面”,从《父母爱情》安杰到这次苏小曼,大时代里的人情冷暖她有经验。田雨终于从搞笑油腻的配角熬成男主,身上那股子接地气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回不靠笑场,直接扎实演起工人爸爸的艰难日子。其他配角也是熟脸,好几个以前演反派的演员,这回正儿八经洗白,演点“正常人”,估计不少人会认不出。
七口人,五个孩子,各个性格都不一般。庄好好(陈昊宇饰)是庄先进的大女儿,心思细腻,带点小要强。苏小曼的一双儿女,一个懂事,一个爱闹。家里孩子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得一个个磨合,没点耐心真还带不了。“你的我的”慢慢变成“我们的”,这过程中没有夸张的桥段,更多是鸡毛蒜皮里找温情。两位大人也是明白人,一开始各自带着伤,慢慢学会相互撑起那个小家。生活平淡,但滋味不少,大部分是细水长流里藏着的温柔。
回头一想,这种剧得有点真东西,要不是梅婷、田雨这种演员压场子,很难把年代感带出来。剧情上的跨度也敢拍,举步维艰的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小康,再到新世纪重新选择,中间生活节奏的变化都得靠演员的成长来支撑。换句话讲,“时代”不只是背景板,更影响每个人的想法和选择。
配角阵容也不差。李雪琴一出场,亲切感拉满;苏小玎和张月大家都熟悉,以前一个是《狂飙》里的高启盛,一个是《三十而已》里的林有有,这次终于演点善良本分的角色,估计也能为剧情加不少分。张雨剑、张月这些年轻演员加入,保证了戏里每一代人都有人认真演。
说到重组家庭,国内观众心里都明白,往往少不了掰头、比心眼,鸡飞狗跳。但《好好的时代》非典型,人都挺明事理,没人东拉西扯满世界撒泼,孩子吵闹也有分寸,遇到难事爸妈能站出来和孩子并肩。这样的剧,某种程度上就是用来打破观众之前的想象,告诉大家重组家庭其实也可以温暖如春。
摄影风格据说还是刘家成惯用的那种细腻路线,大画幅里藏着生活的琐碎,服化道清晰还原那个年代,有点儿旧时光的意思。情感上不玩大起大落,都是额头上的汗和家里的调侃。普通人过日子,酸甜苦辣都能看见。梅婷和田雨的表演不用讲,细节拉满、站得住场。
故事节奏也挺紧凑,四十集能把三十年过成一家子的相互依靠。不是谁要一夜暴富,也没群魔乱舞那种桥段,所有成长都在细节里。比如融入新家庭的忐忑,养孩子的手忙脚乱,上班下班的劳累,孩子叛逆的无力感,都不是靠喊口号解决的。两位大人各扛各的,还是要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弥补。纵观整部剧,主线其实就是:原本陌生的几个人,慢慢打磨成真正的一家子。不靠血缘胜过亲情,挺中国式气派。
这段三十年的跨度,为剧情加了不少色彩。不同年代的政策、工作变化、孩子成长,都成了家庭命运的分水岭。观众能看到,父母怎么从身不由己到学会选择,孩子怎么从逆反成长到懂事,各种人生阶段都能找到共鸣。质朴的生活细节,比花里胡哨的情节更能打动人。
剧中的苏小曼跟庄先进,算是典型的中国式大人。生活给了他们不少难题,但他们没把苦闷摆在脸上,反而更愿意为孩子们撑腰。五个孩子性格各有千秋,有爱闹的、有沉稳的、有小聪明的、也有缺乏安全感的,家庭里矛盾不是靠吵架解决的,而是大家一块儿努力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才是真正的烟火气。
不少观众关心的是,这剧会不会最后还是走向套路?但剧组一开始就说了,不夹带私货,不搞狗血。核心是生活本身的温情和微妙变化,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点自己的影子。这种慢火炖肉般的剧情,适合细品,不是看着一遍爽就完事。
在角色成长上,各人物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标签,比如庄先进勤劳本分,苏小曼坚韧又有点小浪漫,大女儿自立自强,小儿子淘气,大家性格都立得住,没谁纯粹当背景板。生活里没有一帆风顺,磨合里才有真本事,跟现实里的重组家庭其实差别不大。
看得出来,《好好的时代》主打的就是代入感。观众拉着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来看剧,越琐碎越真实,亲情友情都能找到点共鸣。没有谁动不动表白一百万遍,也没谁分手兄弟姐妹连着骂三集。反而是父母陪着孩子写作业,偷偷攒钱买新家,大家凑成一个饭桌吃完晚饭,再看看夜里的星星。
外加剧中拍摄风格简单大方,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镜头。服装、语言、氛围都还原年代,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时代特色。观众不是来嗑糖,而是跟着人物一起成长,看着家里成员逐渐打成一片。
这类题材其实挺接地气,谁家没点烦心事?但和谐共处才是最大难题。《好好的时代》没有教你怎么过日子,更多是静静地陪着你经历生活的磨合和成长。演员们不用冲着镜头卖力,都是靠细节打动观众。
当然,梅婷田雨这次的组合有点“新瓶装老酒”意思。一个高冷又接地气,一个风趣又稳重,两个人站到一起,不是简单配合,而是碰撞出新的火花。剧里面也不缺欢笑,偶尔有点小幽默,调侃家里的生活,也有点中国式父母特有的“唠叨哲学”。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没有刻意制造狗血冲突,也不玩套路式职场升级打怪,所有矛盾和温情都在生活边角里发生。比如孩子吵架、父母沟通、买菜砍价、邻里闲聊,都是常见的琐事。整个家庭就是中国大多数人生活的缩影,观众感同身受,也有点像在替自己回味老时光。
剧情里三十年的时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跟时代变化有关。庄先进和苏小曼经受风雨,也在困难中一点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五个孩子从不适应到融入,彼此之间的摩擦和包容,就是这部剧最真实的看点。
配角们的作用也明显,大女儿庄好好是家里的主心骨,李雪琴饰演的角色带点小幽默,其他几个孩子各有自己的小九九。家庭生活节奏慢慢适应,大家都在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每一个小细节都还原得挺真实,看着纸短情长,嘴角一抹温柔,才是真正的生活原味。
看完这部剧,你会发现,家庭是个慢工细活的大工程。大家从不理解到互相拥抱,从你的我的到变成我们的,这其中没有狠绝的争吵,更多是默默地磨合。孩子们各有成长,父母也学会宽容,整个家庭就是一局“生活麻将”,谁都要慢慢摸对牌才有机会赢。
说到底,《好好的时代》是一部用心拍出来的生活剧,没有过多修饰,也没有哗众取宠。演员阵容扎实,故事真实细腻,镜头语言也是慢火炖肉的路数。观众跟着剧情一起走过三十年,看尽人间团圆、离散、磨合,全都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气息。
既然追求的是真实与温暖,《好好的时代》会不会成为年度黑马还得让观众说了算。但看这阵容,这故事,这温度,一句“值得期待”已经说得够用。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