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年年差一口气,究竟是剧本还是宿命?
"国安为什么总是离冠军差一口气?答案扎心了!"
每到赛季尾声,北京国安的球迷似乎都能提前把“痛心”这两个字挂在嘴边。这支被寄予厚望、坐拥大批忠实粉丝的队伍,又一次以“差一点点”的姿态和冠军擦肩而过。有人调侃北京国安的赛季目标,每年就在“口头冠军”(过嘴瘾)和“半程冠军”(昙花一现)之间反复横跳,这种“千年老二”的剧本,真叫人又气又恨!
但国安的痛点,到底在哪?
原因一俱乐部运营思路迷惑,引援成悬疑剧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强队靠体系,弱队靠外援”。可是看看国安的引援操作,花了大价钱,但来的外援却“水”得让人想退货。俱乐部的资金投入虽然不小,但眼光却似乎常年卡在“上赛季某豪门的替补名单”里,这样的引援思路,也难怪始终掉队。
原因二京媒和球迷的蜜汁自信,膨胀到离谱
论信心,国安从来不缺。京媒和球迷每年赛前都像是在喊口号“今年不夺冠,算我输!”但现实啪啪打脸,到了赛季后期,变成了关于“下赛季我们更强”的集体心理按摩。从“风风火火动真格”到“甩锅写反思”,仿佛成了季后国安标配。
原因三球员实力有限,全场找不到大腿
这一点,可能是最扎心的现实。国安阵中确实没有那种能在关键时刻扛着全队往前冲的绝对领袖,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球员们在场上“各踢各的”,全队节奏像一盘散沙。用网友的话说,国安队里有的是好球员,但少了真正的“狠人”。
原因四战术不错,但教练太过固执
虽然主教练不乏战术思维,但关键时刻的临场调整却总是让人捉急。明明有更的方案,他却坚持自己的“Plan A”,哪怕是石头撞南墙也不改。这种“我就是我的艺术家”式自信,再搭配实际缺少执行力的球员阵容,后果可想而知。
背后的深思国安缘何总在半程冠军后崩盘?
有人说,冠军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韧劲。但国安的问题在于——“前半程用力过猛,后半程掉链子”仿佛已经成了剧本惯性。其他中超球队河南、浙江、天津等黑马崛起,国安却没有成功抓住“窗口期”,反而在竞争力上被逐渐拉开;再不改变,别说冠军,下赛季混个前六恐怕都悬!
尾声反转国安球迷之痛,黑马成色之喜
这赛季,不得不调侃一句国安球迷,一路看球奔着冠军去,结果半路全凭信仰撑着走完。而新赛季其他球队的崛起,则再度为中超联赛注入了新的型变可能。但国安呢?豪门底色固然没褪,却是否能真正“破茧成蝶”?球迷的期待,仍旧在,希望却没那么满了。
各位球迷怎么看?离冠军,就是那“差一口气”,这口气,到底什么时候能喘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