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俊的他年轻时浓眉大眼受宠但知名度有限晚年却似另一位刘琼?

发布日期:2025-11-21 点击次数:120

张瑞芳不光是个出色的演艺大师,她那一双慧眼还能一眼看出人才来。

上影厂的好多80年代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都是在她的照料和鼎力相助下,才展现出那么特别的魅力。

不过,有一个演员算是个特别的例外。

他是被张瑞芳亲自领进门的,一进门就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安排了好几个男一号让他演,但怎么推怎么宣传,知名度就是提不高。

毛永明、郭凯敏、王伟平等人纷纷崭露头角时,他那个比他们更早出场的男主角,却慢慢被人遗忘了。

不过这位演员,到了晚年,竟然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每次去影厂搞活动时,在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里,他总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个。

他,就是马冠英。

一、张瑞芳:这个演员我们要定了

我一琢磨,发现马冠英在出道之前的经历,跟上影厂的那位男演员王惠挺像的。

他们俩都来自陕西,从小就特别喜欢运动。王惠上中学那会儿,就已经是棒垒球二级运动员,还曾代表西北五省参加过全国比赛。

马冠英在各种体育活动里表现得都挺不错的。不光在学校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拿过冠军,还在西安39中念书的时候,担任校足球队的核心队员。

小时候,他们的心愿,都想着成为运动员。

可巧,在他们中学毕业时,命运都给了个转折。

1964年,刚满21岁的王惠被当时正在筹办的兰州空军文工团看中并招录,变成了专业话剧演员。

1970年,刚满18岁的马冠英也报名参军,幸运地加入了空军部队。在这儿,他在文艺方面展现的才华,又被文工团发现,于是又被特别招入了空军文工团。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上影厂恢复了故事片拍摄,王惠和马冠英几乎在同期被上影厂的老导演看中,原因是他们都适合扮演“工农兵”形象。王惠因此成为了重拍版《渡江侦察记》中男主角李连长的扮演者。

那会儿,马冠英也参加了上影厂一部电影的试镜,被评了个不错的成绩。不过,由于部队领导不想放人,导致他不能接演这次角色,真是挺可惜的。

可马冠英在镜头前展现出的精彩表现,竟然引起了一位资深艺术家的关注,就是后来担任上影厂演员剧团团长的张瑞芳。

那会儿,张瑞芳作为上影厂革委会的委员,正忙着招募和培养年轻演员。她觉得,马冠英无论是形象、气质,还是嗓音条件,都已经符合了当电影演员的要求。不过,部队不肯放人,尽管她挺欣赏这位小伙子,也没办法。

转折点是在1975年那个冬天出现的。

1975年那个冬天,马冠英打算转业离开部队。恰巧北京广播学院重启招生,还新增了艺术专业,他一听立马去报名,顺利考上了。正当他在办手续准备前往北京深造时,张瑞芳得知了这事,她立刻说:“既然部队放人了,而且我们演员剧团还得补充新鲜血液,这个演员就定了。”

用马冠英自己说的话讲,他是在路上被张瑞芳团长一把“拦”住了。

就这样,马冠英在1975年提前退了军,转业到上影厂,正式成了个专业的电影演员。那年,他刚好23岁。

一到厂里,马冠英立刻就得到了重视,安排了不少重要角色。

他接到的第一个演出任务,就是在徐伟杰导演的电影《连心坝》中饰演张苗育。

这部影片讲的就是那位复员军人张苗育从部队归乡的故事,这里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的聚居地,虽然靠近青龙河,但有些地方一年到头都缺水。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苗育提出修建水坝的想法,可是阶级敌人全占山(焦晃饰)和麻仲年(陈述饰)却暗中捣乱,惹起了不少矛盾。最后,在县委领导的支持下,苗育揭露了藏在人们中的坏分子,还和三族的族人们携手建起了“连心坝”。

就以目前的视角来看,这故事确实显得有点老套,不过对于马冠英来说,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毕竟这是他头一回拍电影,而且一出场就担任男主角,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他的表现,压力可不小啊。

因此,他格外用心,也谦虚请教了剧组里的顾也鲁、陈述这些老演员,没多久就领悟到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的不同之处。从他在电影里的表现来看,演得非常有激情,又保持着真实感,那种掌控的分寸感,他把握得恰到好处。

紧接着,演员剧团的张瑞芳等领导又推荐他在惊险片《特殊任务》中担任男主角高恒。

他一出道,连续在两部电影里担任主角,这也说明当时上影厂对马冠英的看重程度是相当高的。

马冠英的长相确实挺抢眼,他脸盘圆润,浓眉大眼的,和当时火得挺厉害的张连文、达式常、张国民、唐国强等,都算是那种“帅气的小生”,特别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观。这也是“工农兵形象”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过呢,因为《连心坝》和《特殊任务》上映之后反响都一般般,所以马冠英也没因此一下子走红。

之后,马冠英在《失去记忆的人》里饰演施军生,也曾在《曙光》中扮演冯大坚,还在《等到满山红叶时》中出演费广彬什么的。说到演技,的确有亮点,不过大家的注意力主要还放在达式常、梁波罗、郭凯敏、王伟平这些演员身上。

这个时候,马冠英依旧是上影厂演员剧团力捧的重点对象,张瑞芳又推举他出演了不少电影的男主角,比如《飞吧,足球》里的刘刚,《御马外传》里的濮乃俭,《仇侣》里的赵泉生,以及《清水店》里的田双喜啥的。

《飞吧,足球》这部片子是我国第一部展现足球运动员日常生活的电影,导演鲁韧在挑演员这事儿特别谨慎,首先得得踢过足球才能行。所以,他找到了在中学就加入校队的马冠英,让他扮演男主角刘刚,还让刚从足球队退役的朱广沪出演小丁。

影片里,他们展现了运动健儿的风采和豪迈气概。特别是在比赛场上,身形灵巧如龙腾虎跃。马冠英带球突进,似踩着风火轮般快;朱广沪不管头顶球还是脚踢,技艺都特别高超。

我猜老导演鲁韧大概也没料到,二十多年前,朱广沪会变成如今备受关注的国足主教练。

不过马冠英并没有因为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特别出彩,而让自己的名气再度提升。

本该说,马冠英在各种影片类型里也都试过出演角色,比如《仇侣》中的地下党员赵泉生,那沉着冷静,又聪明伶俐。

《清水店》里的田双喜,真是勤快又朴实无华。

《御马外传》里的濮乃俭,实在是个老实又实在的人。

《绞索下的交易》里的徐志杰,真是个聪明又果断的人。

《洱海情波》里的赵木桃,性格挺乐观又带点幽默感。

这些角色,个个都挺受欢迎,算是讨喜欢的人设,但他一直没能上到一线明星的水平。

有网友们分析过,原因大概也就那么几个。

一方面,他虽然拍了不少电影,可在大众眼中还没有出现那种轰动一时、家喻户晓的代表作。整体来看,他的片子多偏小众一些,或者受当时时代环境限制,没有像郭凯敏主演的《庐山恋》、《小街》,以及王伟平主演的《小字辈》那样引发全民热议、影响深远的现象级作品。

第二,他所塑造的角色基本上缺少明显的个人特质,因此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和传播的效果都比较有限。

第三,宣传的力度以及商业包装方面表现得还不够强势。

虽然如此,他作为演员,仍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始终记得老团长张瑞芳那句话:演员是为角色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走红。

到了90年代,马冠英专注于电视剧的表演,我还记得他在《新天仙配》中饰演托塔李天王,以及在《蜗居》里的张市长,都是他演的。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家对他的中年模样不是很熟悉,也就没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

近几年,马冠英依旧坚持在演戏,除了在《心术》里担任院长、在《邹碧华》中扮演高法官、在《一个都不能少》里饰演崔爷爷之外,他还在《汇贤坊》、《四个婚礼》、《日出东方》以及《大世界》等多部话剧里塑造了各种不同角色。

在话剧《日出东方》中,他扮演的是上影厂演员剧团的老前辈赵丹,虽然两人长相差距挺大,但他为了神似这事儿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在《大世界》里,他挑战了黄金荣的反派角色。为了扮演这个人物,他特意做了光头圆脸的造型,大家都觉得他特别像历史照片里的黄金荣。对于这次演出,马冠英说,他没有用脸谱化的表现手法,而是着重表现角色的坏行为。

说起退休后的马冠英,好像比起年轻时,更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每年上影厂演员剧团举行的“重阳敬老”活动,几乎总能看到他的人影。在那群星闪烁的队伍中,一眼认出他其实挺容易的。

现如今,他的辨识度简直高得离谱,衣着打扮、仪容妆容都打理得相当讲究,精致得不行。

因此,不少影迷都觉得,马冠英年纪越来越大后,跟年轻时简直判若两人。刚出道那会儿,他的个人特色其实不算特别突出,可是为何到他年纪大了,反倒变得愈发注重打扮和形象了呢?

这还得归功于一位前辈对他的影像,特别是刘琼这位前辈。

二、马冠英:刘琼是我的榜样

刘琼在影迷心中一直是个重要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不光在演艺圈里留下了辉煌的足迹,还主演了《大路》、《女篮五号》、《海魂》、《牧马人》和《最后的太阳》等影片,导演了《51号兵站》、《阿诗玛》和《海上生明月》等作品。

而且在生活品味和个人形象的打理上,也同样展现出了一名艺术家的修养与情趣。

在马冠英的记忆里,刘琼不管参与什么样的活动,只要一出现,大家就能看到他衣着整齐、仪表端庄,那份潇洒自如的气质几乎无人能及。说他是“中国的格利高里·派克”,一点也不赖。

马冠英一直记得有这么一幕,每次刘琼忙完了事,总会找个舒服点的地方,静静地喝杯茶。这种对“品味”的坚持,还有他那从容不迫、儒雅的风度,无不让马冠英心生向往。

刘琼对生活琐事的追求近乎极致,这让马冠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只有那些对生活有透彻认识、热爱它的人,才会那么“讲究”。只有真正“讲究”的人,才会在日常点滴中格外留心自己的言行,努力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完美,尽善尽美。

这些都展现在演艺事业中,也就是说,他们用更为严谨仔细的态度去不断完善每一次的创作,追求极致的完美。

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之下,马冠英也慢慢养成了讲究的习惯。

一边,他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另一边,他对艺术创作也越发心存敬畏。

这些,都是他向前辈刘琼学到的珍贵素养。

所以,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马冠英,变成了另一个版本的“刘琼”——穿着剪裁合身的西装,凸显出他挺拔的身段,也展现出不俗的品味。而西装里面的衬衫也是非常讲究的,领口和袖口都梳理得整整齐齐,细节之处显示出他的用心。

他那顶礼帽,也是挑选得非常用心,与西装的风格搭配得天衣无缝。

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他那标志性的细心修整的络腮胡,不仅让他多了几分英武和风度,那种成熟男士的魅力以及不拘一格的气质,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位气质非凡的绅士,就这么走到了我们面前。

讲究、文雅、严肃,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敬意,也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他用自己的方法表明,一个演员,退休并不代表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细腻生活的开端。

这样的人,在哪件事上难免不会全神贯注呢?

其实马冠英到了年纪大了以后,也曾被病痛困扰过——胸口有支架,腰上装了钢钉,但只要一上台演戏,他依然精神十足,兴趣盎然。

这年头,到了夏天,他还和上影厂演员剧团的严永瑄、崔杰一块,参加了公益演出。你看他嗓子依旧清澈亮丽,表演也仍旧那么热情奔放,虽然他已经73岁了。

知道啊,马冠英的老婆是话剧演员费丽君。两人不仅一起上台合作过好多话剧,还合伙创办了上一家货运代理公司,主要做仓储啥的。现在岁数大了,也不再亲自打理那些事儿,更多时间用来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最近,在上影厂演员剧团搞的“重阳敬老”活动上,又遇见了马冠英,他依旧精神焕发,气质依然帅气十足。

看到马冠英精神抖擞的模样,不禁又让人联想到他的前辈刘琼。快到晚年的刘琼,依旧是那么的豪迈有气势,风采依然迷人。

他们,都是因为心里充满热爱,才能一直保持年轻活力的那类人。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