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小米造车最大危机!官媒齐批:别让第一台车成最后一台
谁能想到,一场秋日里的致命车祸,竟扯下了新能源车圈最华丽的那块遮羞布。10月13日凌晨,成都街头一辆小米SU7撞了,然后爆了,车门死活打不开。四条命,就这么没了。
事情过去快一周,小米官方屁都没放一个。结果10月16日,雷老板居然在行业大会上慷慨激昂,说要“坚决抵制黑公关”。我当时就笑了——车都烧成灰了,您在这儿忙着抓水军?
更绝的在后头。从10月19日开始,官媒集体下场开撕。《浙江日报》直接开怼:“公众还没等到对安全问题的回复,先等来的是打击黑公关的呼吁,这情形实在怪异。”第一财经更狠,标题直接往心窝子里戳:“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这话说得,连我这个路人都觉得扎心。
要我说,这事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小米SU7那套“无机械外把手”的炫酷设计,恰恰成了夺命锁。业内朋友偷偷告诉我,给隐藏式门把手加个机械备用拉手,成本也就多几十到几百块。可小米宁可把这钱砸在花里胡哨的营销上,也不愿意给用户的生命安全多上一道保险。
更打脸的是,工信部早在9月24日就发了征求意见稿,准备全面禁止这种全隐藏式门把手。官方的态度明明白白,可某些车企就是装瞎。
现在回看小米这波操作,简直是把危机公关玩成了自爆艺术。事故发生后不第一时间安抚家属、公布调查进展,反而急着给质疑的网友扣“黑公关”的帽子。结果好了,直接把官媒都惹毛了。经济观察报说得最到位,直指小米存在“理念之祸”——过度营销,忽视产品本质。
最让人无语的是,还有一群“米粉”跑去围攻批评的媒体,逼得人家修改标题、开启评论精选。这饭圈化的一套玩得是真溜,可人命关天的事,是能靠控评解决的吗?
说到底,年轻人攒钱买辆车不容易。他们要的不是什么情绪识别控车,不是什么57.9亿的研发投入吹嘘,他们要的是关键时刻能打开的那扇门。当一辆车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证不了,再多的智能功能都是扯淡。
现在压力给到小米这边:是继续装死甩锅,还是老老实实把车门问题说清楚?评论区等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