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4日,在沉默了42天后,杰伦·格林终于把话都说开了。
他发了一篇长文,叫《致休斯顿:肺腑之言》,字里行间,既有告别,也有一份坦然到让人心疼的成熟。
格林说,被交易的滋味确实难受,但他理解。甚至,他还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话。
“换我当管理层,我也会做这笔买卖。”
这句话,不像一个22岁的年轻人说的,更像是一个在联盟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兵。爱是真的,但生意就是生意,他分得很清。
那么,火箭为什么非要送走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榜眼呢?
原因很现实。常规赛场均近20分,看起来光鲜亮丽。可一到季后赛,面对勇士,他的数据直接掉到了场均13分,命中率更是只有惨淡的37%。
这就是教练乌度卡无法忍受的地方。
我们都能想象到那个画面:格林在场上一次次打铁,而场边的乌度卡,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干脆直接把他摁在了板凳上。这种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贯穿了整个赛季。
当球队下定决心要围绕申京和阿门·汤普森重建时,格林的离开就成了必然。
更关键的是,这次分手,格林自己也点了头,他主动放弃了将近700万美金的保证金。这说明,他也不想再待下去了。与其说是被交易,不如说是一次双方都同意的和平分手。
可回想起四年前,他刚来休斯顿的样子,谁能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那时候他才19岁,还是个赛前得靠吃彩虹糖来缓解紧张的毛头小子。球队上下,天天把“重建”挂在嘴边,士气低迷得像是提前投降。
但格林和那帮年轻人不信邪。
“去他的重建!”
这是他们心里的呐喊。于是,在那些本该“摆烂”争状元的夜晚,丰田中心的场上,总能看到一群年轻人像疯了一样满场飞奔,用防守去撕咬每一个对手。
很多客队的老将都看傻了,心里估计在嘀咕:“哥们,今天才周二,用得着这么拼命吗?”
就是靠着这股劲,他们把一支单赛季只赢20场球的队伍,带回了季后赛的舞台。格林说,这是他最骄傲的事。
他还记得老大哥范弗利特。有一次,他连续投进了三个球,第四次进攻时,他下意识地选择了传球。范弗利特当场就瞪着他吼:“继续投!投到你投丢为止!”
这就是火箭曾经给予他的信任和爱。
所以,告别才显得如此艰难。
交易发生那天,格林从清晨到晚饭点,打了一整天的电话,一个不落地通知了名单上的所有队友。这其中,只有狄龙·布鲁克斯会和他一起去太阳,格林还开玩笑说,等着看狄龙去新球队“搞事情”。
他打的第一个电话,是给妈妈。
那个曾经在监狱值夜班,清晨下班后还要开车三小时送他去打球的女人。格林说,他懂现在联盟里那些和他当年一样,赛前会在车里紧张到肚子疼的年轻人的感受。因为,他就是那么过来的。
如今,休斯顿的篇章已经翻过。
他要去菲尼克斯了,和德文·布克搭档后场。他要去的地方,有更高的期望,也有更强的聚光灯。
他对着休斯顿的球迷喊话,带着一丝挑衅,也带着一丝怀念。
“要是下赛季对上火箭,我砍个30分,你们可别生气啊——就当是重温旧梦吧!”
这话说得,又好笑又让人有点心酸。
那个曾经被休斯顿寄予厚望的少年,终究还是长大了,只是成熟的地方,换成了菲尼克斯的沙漠。
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摸着手里的篮球,笑得那么坦然:
“靠打球吃饭的日子,哪有坏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