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殷商为背景的《封神演义》里,有个陈塘关的总兵李靖,他可是金吒、木吒、哪吒的爸爸。而在《西游记》里,也有托塔天王李靖的出现,同样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的父亲。
这两位李靖可不是一个人哦,别搞混了。唐朝那位卫国公李靖是历史上的著名将军,辅佐唐太宗打下不少江山;而在《封神演义》以及《西游记》里出现的李靖,都是神话中的角色,和历史上的人没有直接关系。名字一样,不过身份和背景完全不同。
实际上,托塔天王李靖就是唐朝那位著名的将军李靖,二者可不是巧合名字而已。
其实,唐朝的李靖怎么会突然穿越到殷商那会儿呢?这回事挺神奇的,人们也开始琢磨是不是有啥特别的原因。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是明朝时代的神魔小说,李靖这个总兵的官职也是明朝才设的。而李靖变成托塔天王,实际上是经过一个融合或融合的传说,可能还是民间传说里的一些误会导致的。
李靖成为托塔李天王
李靖变成托塔天王,还跟四大天王里的多闻天王有点关系呢。
在佛教典籍里,宇宙的中心有一座须弥山,须弥山四方的大海中分布着四大洲,叫做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这四个洲由四位天王守护着,分别是东方的持国天王,西方的广目天王,南方的增长天王,以及北方的多闻天王。
在四大天王当中,北方的多闻天王算是最尊贵的,他还有个别名叫毗沙门天王。他左手拿着慧伞,右手则握着一只神鼠。这只神鼠其实是吐宝鼠,因为毗沙门天王最初出自婆罗门教的财神体系,吐宝鼠就代表着能赐予无尽财宝的象征。
到了隋唐时候,毗沙门天王的信仰已经传到西域那边去了。那里的小国都把他当作保护神,像于阗国的国王就声称自己是毗沙门天王的后裔。玄奘路过于阗的时候,国王还说自己是“毗沙门天之祚胤也”。于阗这个地方,唐朝设有安西都护府管辖,而“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国王也挺崇拜唐朝的,自己还自称姓李,表达忠心。这时候,毗沙门天王也被叫作“李天王”。
那会儿,唐朝的毗沙门天王信仰也是特别盛行。在不空法师的记载里讲,天宝年间,安西城遭到西域五国围攻。法师祈祷毗沙门天王救援,结果毗沙门的儿子独健二郎带着三五百名身披金甲的神兵出现,还有神鼠咬断敌军的弓弦和武器,敌军就大乱溃散。更神奇的是,毗沙门天王还在城北门楼现身,光芒四射,气势逼人。
就这事啊,唐军对毗沙门天王的崇敬可是蛮深的。旗子上都绣着毗沙门天王的像,打仗的时候,百夫长们也会靠着天王的指引来指挥手下。就连“十室之邑”那些地方,也都严格管理着他的庙宇。
就算在民间,大家对毗沙门天王的信仰也是挺深的。据唐朝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记载,唐宪宗那会儿,蜀地有个敢作敢为、挺凶的无赖叫赵高,背上还纹着毗沙门天王的像。后来赵高被问罪,狱卒准备施刑,但一看到天王的像,反倒是不敢动手了。
相比于先前手托神鼠的天王形象,唐朝时的毗沙门天王的形象也是有所改动。此时的天王成了一手持戟,一手托塔的形象,比如在《敦煌遗书》中的画像中,毗沙门天王就是托塔的形象,而且唐朝相关记载中他也是托塔:
毗沙门天王,就是佛的臂指那位。右手握着吴钩,左手托着宝塔。主要意思是用来镇压邪魔,守护佛法的。善良恶劣的众生,都由他来保护,确保人们平安无事。
手拿兵器、托起宝塔的天王形象,也逐渐成了定型的模样。不过,那时的毗沙门天王还没有跟李靖合成一体,所以两人还各自独立。
再说到唐朝的卫国公李靖,他可是大唐鼎鼎大名的兵神。在那个时期,唐朝西北地区战火频繁,李靖曾带着三千骑兵深入突厥领地,攻占定襄,让北狄闻风丧胆。后来,他又率军袭击阴山,擒获颉利可汗,一下子打垮了东突厥,让唐朝的领土直通阴山以北,直达大漠。之后,李靖再次挂帅出征,短短两个月,西征吐谷浑,战果震惊四方。
由于李靖的军事天赋,韩擒虎、杨素、李渊、李世民、长孙无忌等名人都对他交口称赞。比如李渊夸他:“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比得上也。”再比如李世民评价说:“靖以骑三千,血战敌营,成功攻占定襄,古代未曾有过的壮举。”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李靖还被尊为武成王庙的十哲之一。
李靖不仅受到朝廷的高度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了李靖的众多传奇故事。在唐传奇中,李靖和虬髯客、红拂女并称为风尘三侠;在唐代刘餗的《隋唐嘉话》中有记述为:
卫公李靖,起初曾陷于贫困困顿。有一次路过华山庙时,向神祈求,诉说自己官职的升迁。话语中带着抗争与愤怒,旁人都觉得很奇怪。他站了很久才离开。出了庙门约百步左右,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喊:“李仆射,喜欢离开。”他回头一看,却没有看到人。后来,李靖最终做到了端揆。
这事儿是关于李靖在华庙遇神的故事,他的形象也逐渐变得神化起来。到了后来,还传说他能代龙行雨,基本上已经迈入了神仙的范畴。
到了宋朝的时候,李靖的头衔不断被封升,从侯封到王封。到了南宋宋理宗时期,他已被封为“辅世灵佑忠烈威显王”。那会儿的李靖,已经完全变成了神一般的存在,算是正式成了一个神级人物了。
到了这个时候,毗沙门天王和李靖慢慢地开始结合起来。毗沙门天王帮唐军在西北打败敌人的事迹,早就成了战神传说,也有人叫他李天王;而李靖一直在西北打仗,战无不胜,也被叫做战神。这么一传再传,总觉得他们两个渐渐融合为一,李靖也就变成了毗沙门天王的化身。
到了元朝,那“托塔李天王”这个说法已经普遍流传开了。在元代的小说《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平话后集》里,就提到“毗沙门托塔李天王”;到了元明时期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是明确记载了“托塔天王李靖”这称呼。到了明朝,《西游记》里把他封为“降魔大元帅”,还是叫“托塔天王李靖”;而在《南游记》里,也一直称他为“毘沙宫天王李靖”。
这样一来,李靖和毗沙门天王就合成了一个人物。不过,随着《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出现,再加上民间不断的演变,毗沙门天王和托塔天王李靖逐渐变成了两个互不关联的新形象。李靖就成了托塔天王,而魔家四将中的魔礼寿则变成了多闻天王。
现如今,托塔天王李靖和多闻天王算是两个不同的神话人物,不过,托塔天王李靖其实确实是源自毗沙门天王。
哪吒为何又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
说到哪吒为什么会是托塔李天王的孩子,其实他本来就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呀。
在北凉昙无谶翻译的《佛所行赞》中,记载有:
毗沙门天王,出生那罗鸠婆,各路天神们,都感到特别高兴。
那吒的造型其实来自于佛教,原名叫那罗鸠婆,完整名字是那吒俱伐罗,简称“那吒”。他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中,法力最强、也最出名的一个儿子,比如唐代的《开天传信记》里就写到:有人说他是非凡之人,就是毗沙王的儿子那吒太子;再比如唐代的《毗沙门仪轨》,也提到:天王的第三个儿子那吒太子,手捧宝塔跟在天王身边。到宋元时期,关于哪吒的故事变得更多,他的名字也从“那吒”、“那叱”这些变化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哪吒。
这会儿,托塔天王李靖和北方多闻天王也都成了各自独立的角色。但其实,哪吒一直是跟随着托塔天王李靖出现的,还是李靖的儿子,而那四大天王呢,则变成了他们的手下喽。
至于哪吒的两个兄弟,金吒和木吒,大家就有点好奇他们到底是谁啦。
金吒是毗沙门天王的长子,也是最胜太子,还源自军荼利明王的演变。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金吒被叫做“軍叱”,记述中说:母亲知道丈夫生了个长子叫軍叱,接着又有木叱,第三个叫那叱。到后来,封神榜和西游记里,軍叱、军叱、军吒这些名字也都变成了金吒。
再说木吒,《西游记》里叫做木叉,实际上,毗沙门天王的二太子是独健,他曾帮助唐军击退敌军,有人说他也可能是二郎神的原型之一。木叉的梵语是“波罗提木叉”,意思是“解脱”,他是由唐代高僧泗州大圣菩萨僧伽的两个弟子慧岸和木叉慢慢演变而来的,在《西游记》里,木吒也有人叫惠岸行者。
实际上,金吒和木吒这两个名字的演变也跟五行关系挺大的。在道教的《太上赤文洞神三箓·五方神咒》里,有这么记载:木吒派遣东方的大金顶自在轮王,火吒派遣南方的大金顶自在轮王,水吒派遣北方的大金顶自在轮王,金吒派遣西方的大金顶自在轮王,土吒则派遣中间的的大金顶自在轮王。也就是说,这两个名字的结合,是融合了五行元素之后才广为人知的。
只是哪吒的形象出现在金吒、木吒之前,他的名字也早就定下来,没有像水吒、火吒、土吒那样沿用。
李靖和哪吒的关系一直都挺密切的,哪吒其实是李靖的儿子。不过,关于具体细节,很多故事版本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