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帮泽连斯基!乌要远程武器,欧洲盟友现场表演“装聋作哑”!

发布日期:2025-11-20 点击次数:53

2025年10月24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直奔英国伦敦去了。

他去那参加了个叫“意愿联盟”的会议,主要目的很直白,就是向西方索要更多远程武器,尤其是之前美国特朗普没提供的“战斧”导弹。

俄乌这场战事折腾了三年多,战线一度陷入僵局,要想缓一口气,关键还得看乌方能不能搞到远程武器。

伦敦会议开半天:英给轻型导弹,乌要的“战斧”连影都没

这次会议来了不少人,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北约秘书长吕特、英国首相斯塔默,还有荷兰首相朔夫、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都到场了。

大家围坐一团,表面上谈的都是怎么增加对乌方的军事援助,其实核心就是乌方在盯着远程武器等着,而西方这边也在琢磨着怎么提供,免得闹出麻烦来。

斯塔默在会上一点也不拐弯,直接表达了英国要加快脚步,准备送给乌克兰超过5000枚的轻型导弹。

他还提到,这么干是为了帮乌克兰增强“远程打击能力”,让普京感受到点“压力山大”。

不过,这种轻型导弹的射程也就50到100公里,和乌方期望中的“战斧”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战斧”能打到1600多公里,直接可以打到俄國的后方。

看着这些英国提供的导弹,感觉更像是“凑合用一下”的安慰剂,差距挺大的。

吕特身为北约的领导人,说话挺有底气的。

他表示乌克兰有权使用远程武器,也有权瞄准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还提到美国已经把“爱国者”防空系统和“海马斯”火箭炮等装备送给了乌方。

这话虽听着挺响亮,可实际上呢,北约都没说要统一给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更别说什么具体的方案了。

本以为荷兰和丹麦会跟着讨论给乌克兰提供武器的事,可后来发现,他们只谈了对俄石油的新制裁,关于新武器的安排,连半句话都没主动提。

会一结束,差不多就明了:欧洲这些倒帮忙的国家,没有一个胆子大到敢还是拍板要给乌克兰远程火箭,那泽连斯基非常期待的“战斧”导弹,连个官方答复都没有得到。

看来,西方里面其实根本没个统一的说法,有的想靠帮乌克兰来压制俄罗斯,有的又怕把自己卷进去,毕竟俄罗斯的反击可不是开玩笑的。

西方援乌藏猫腻:美国拒“战斧”,北约光说不练

你知道吧,泽连斯基急着要“战斧”,主要是因为之前美国特朗普当总统时,明确拒绝提供这个武器。

这事儿对乌方影响挺大的,毕竟“战斧”的射程和穿透力,是目前乌方最缺少的武器。

不过美国这边也存点心思,主要是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早就不太愿意拨款给乌方啦,觉得还是得先把咱自己国内的事情搞定。

要说重要的事,美国其实挺担心“战斧”导弹被乌方拿去,若用来攻击俄国的关键基础设施,一旦碰到俄的“核威慑”底线,那可就麻烦大啦。

北约这边呢,嘴上说得挺响,但实际干起来,操作起来又是不一样的。

吕特虽然在公开场合表达了支持乌方打击俄国境内目标,但北约这边,两个一致的武器支援方案都没能搞定。

英国将会提供5000枚导弹,可什么时候送到、怎么送过去,哪都没个明确的时间表。

我查了2024年北约峰会的资料,到了2025年10月,北约成员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已经超过800亿欧元,但远程武器的比例还不到5%,而且大部分是美国和英国单独提供的。

很明显,各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算盘,要照顾自己的国防储备,还得考虑国内民心,怕得罪俄罗斯太厉害,真的难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其实,乌方的情况要更加棘手一些。

据乌方9月刚公布的数据显示,现阶段手里的远程武器,每个月最多也就能发动3到4次大规模的打击。

俄罗斯这边又补充了像S-400这样的防空系统,所以乌方远程攻击的成功概率,从去年的六成下降到了四成左右。

泽连斯基不得已,只能跑到伦敦求帮忙,但西方提供的那些“零散”援助,根本弥补不了远程武器的空缺。

普京亮底线:西方供武是参战,敢用“战斧”必反制

对于西方的举动,俄罗斯这边的回应可真是毫不马虎。

莫斯科早就提醒过,西方给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实际上就是把自己拉进了这场冲突,变成了“参战方”。

他们还强调,像“风暴阴影”“战斧”这些型号复杂的武器,没有人帮着操控根本用不了,意思就是说,北约的士兵其实早就暗中插手了。

俄外交部在8月还公布了一份《西方对乌供武报告》,把2022到2025年西方提供给乌方的13类远程武器都列得一清二楚。

像英法那些“风暴阴影”导弹啊,已经被用来攻击克里米亚大桥和赫尔松的弹药库了。

更要紧的是,俄军还逮住了几位在帮忙培训“海马斯”操作的北约在役军人,这些证据让俄罗斯更有底气说西方“插手战争”。

普京最近表态了,要是乌方敢用“战斧”导弹攻击俄国土,肯定会迎来“压倒性”的反应。

这可不是虚话。

借鉴去年的冬季情况来看,倘若俄罗斯真动起手来,打击力度可能会增强,尤其是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比如发电站、铁路啥的;还有可能会把核威慑展示得更明显点,比如让战略核潜艇、洲际导弹频繁待命;甚至可能直接拦截西方给乌方输送武器的船只,今年以来,俄罗斯已经拦了三艘了。

荷兰和丹麦虽然表示支持对俄石油的新制裁措施,但实际上这些动作的成效其实并不算太明显。

2025年10月推出的新一轮制裁,主要是对俄石油的“隐形船队”下手,预计会让俄的石油出口减少大约10%到15%。

俄罗斯早就有了备选方案,今年1到9月,向亚洲国家的石油出口比例飙升到65%,比2022年多出了30%,中国和印度可是这波大买家。

这样一来,制裁没能切断俄罗斯的战争经费,西方又不愿意给乌克兰足够的远程武器,也就是说,俄乌冲突恐怕还得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看这架势,伦敦那场会议基本上没搞明白啥关键的难题。

西方那帮人闹得不可开交,乌克兰也没能拿到心仪的武器,俄罗斯则展现出一副硬挺的模样。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辉达娱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