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网的人都在向一位从未谋面的表哥表达敬意。原因是有个女生在网上说,她49岁的表哥突然因为脑溢血去世了,而且这位表哥还是家里唯一的儿子。
我堂哥这辈子就爱瞎鼓捣,创了好几回业,结果每次都赔得底朝天。他性格有点油嘴滑舌的,也没成家,没孩子,最后那几年还得靠老爹接济着过日子。从那女的说的话里,能听出来她对我堂哥有点不满,私下里可能没少嘀咕。可没想到,她这条留言一发出去,非但没得到网友们的安慰,反倒让评论区里好多男网友对我堂哥产生了共鸣,心里头那个纠结啊,久久不能平静。
这件事引起大家热烈讨论,关键在于它无意中戳中了这个时代的痛点——现在的人们都清楚,想要跨越阶层实在太难了。
回望这二十载,社会上曾普遍流传着一种“成功近在咫尺”的错觉。
那时候互联网行业才刚起步,大家目睹了许多一夜暴富的故事:昨天还无人知晓的普通人,今天可能就坐拥百亿资产;前几年还在为生活四处奔忙的人,几年后就能在纳斯达克敲响上市的钟声。
拿阿里巴巴来说,早期团队里有很多是大专学历的员工,后来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变成了拥有千万甚至亿万资产的人。据粗略统计,从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里,中国新增的亿万富翁超过千位,其中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就占了三成多。
这种迅猛的增长势头让不少人有了错觉,觉得只要努力去闯去拼,成功迟早会到来。受这种想法影响,“年薪20万根本不算啥”“30万彩礼算多吗”“送200元的礼物是不是太寒酸”等观念悄然兴起,彻底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取向。
最显著的改变出现在婚恋题材方面。现在偶像剧里“高富帅男主”几乎成了必备设定,要是女主和一个普通上班族结婚,观众往往会觉得她“亏了”;反倒是医生、律师这类光鲜职业,在剧里通常只能当个配角。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过去二十年里,确实有一些人靠着婚姻提升了社会阶层。但要知道,这并不是普遍现象。有数据表明,现在中国的中产阶层大约有4亿,占全国总人数的29%。也就是说,像医生、律师这些在找对象时可能被“看不上”的职业,其从业者其实已经比全国70%的人都要优秀了。
现在大家慢慢明白了:一支眉笔卖79块其实挺贵的;从农村跑到北上广去打工,并不算真的跨越了阶层——爸妈还在老家种地,自己在大楼里上班,说到底都是靠工资过日子,只不过工作场所从地里搬到了办公室,想买房还是很难。
在北上广,星巴克和那些高楼大厦里的办公室,容易让人误以为自己成了中产一族。白天在光亮的办公室里喝着咖啡、谈着工作,可到了晚上,还是得回到那每月租金两三千的小窝。
49岁堂哥的经历让人感同身受,关键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家突然发现:现在这个社会要成功,最缺的就是靠谱的成长建议。不少年轻人觉得迷茫,就是因为身边没有成功的前辈来指点迷津。
一组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数据表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到5年,这说明大部分企业最后都难逃倒闭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不少家族没能给予恰当的指引和助力。就拿温州人来说,他们之所以会做生意,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创业基金”的习俗——整个家族凑钱帮助最有潜力的年轻人去创业,成功了就把钱还回去,失败了就算投资没回报。
这种办法能让家族里的年轻人没那么多顾虑。再看看大多数普通人家,既怕亲戚日子不好过,又眼红亲戚过得比自己强,这种想法只会让彼此都受影响。
49岁的堂哥创业虽然没成功,但他至少努力做过一件大事——使出浑身解数想给家族带来命运转折。他清楚,只要家族里有人能闯出一条路,后面的人就知道该怎么走了。
可实际情况是,堂哥既没什么资源,也没什么人脉关系,甚至找不到能给他出些实在主意的人。他使劲儿努力,却像拳头打进了棉花堆,使再大的劲儿也找不到个能发力的地方。现在不少年轻人创业也是这般,表面上看着比堂哥知道的信息多,可实际上还是在瞎忙活。
比如,有人好不容易攒了几十万去开奶茶店,连选个好地方、分析人流量这些基本事都不懂,却想着和蜜雪冰城、瑞幸咖啡比肩,结果不到半年钱就赔光了,这样的例子可不少。
得说清楚,在成年人所处的环境中,“拼命干”往往是最不被看重的品质。
每个在北京、上海、广州熬夜加班的人都很拼,每个摆小摊到半夜的人同样很拼,可最后能混出头的,通常是那些在紧要关头得到有用指点的人。
例如,在犹豫要不要加盟某个品牌时,有人会告诉你“这个品牌的加盟费里包括了供应链方面的支持,能帮你省下一半的成本”;在纠结要不要把店面扩大时,有人会提醒你“现在的顾客流量还撑不起更大的店面,最好再观察观察”。这些建议的作用,可比你自己埋头苦干半年要大得多。
可事实却是,九成的家庭根本给不出啥有用的主意。老一辈总念叨的“赶紧结婚”“多巴结领导”,这些话不仅没啥用,反而可能让人掉进时代的坑里。
归根结底,大家之所以对堂哥产生共鸣,不仅是因为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拼搏的身影,更因为大家都在重新审视对“成功”的定义。以前总觉得“只要努力就能翻身”,现在才明白,过普通日子也是一种幸福。
就像有网友感慨的:“身边的风光,往往才是最动人的。”如今这个时代,正让大家领悟到,想要成功,努力固然重要,但找准方向并不断积累才是关键。对于大多数平凡人来说,看清自己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或许就是实现“阶层跃升”的最佳途径。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