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暑期打工,为何辛苦钱却难到手?

发布日期:2025-07-21 点击次数:118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01

湖南那边有个叫小胡的高中生,暑假刚放没两天,想着别在家闲着,去外头找点活干,也能补贴下家用。他人老实,但有点轴,什么苦活累活不怕,主要是想趁着假期见见世面长长经历。

结果,这一趟打工体验可以说相当扎心,甚至有点“社会第一课”的意思。

小胡是怎么找到工作?挺典型的。加了个本地兼职群,恰好有中介在里面发广告“快递分拣,日结,200元一天,干满11小时当场结账,工资秒到。”

这条件搁哪个学生听了不心动?他叫上宿舍的三个伙计,想反正也是出来体验,几个人一起还能互相照应,有啥不对的还能问问。

当天中午,他们就被中介收拾上了车,往城郊一个偏僻快递站点拉,路上倒也没人多说废话,师傅一边开车一边东扯西拉“你们要快点干,不然站长会发火。”小胡没多想,还挺感激人家提醒。

02

下午四点一过,刚吃完午饭还没消化好,人就直接甩进了分拣点。

那场面,我现在听小胡复述都觉得窒息——厂区闷得像蒸笼,几个大风扇转得呼呼响,但根本没什么用。

满屋子堆着快递箱,小包大包,小胡和同学就跟蚂蚁搬家一样在里面穿梭,把一车车快递从大卡车上卸下来,再根据标签分区域,一直往回搬、往新车扛。全靠体力,根本没有喘息时间。

干到晚上八点,天色还没完黑,小胡满头是汗,甚至衣服全湿透,鞋里都滑了水。就在这时,主管走过来,脸拉得极长,大声问“你怎么汗出这么多?把快递盒子都打湿了!”

小胡愣了一下,还没等答话,对方直接甩下一句“不行,这样太影响快递质量,我们不能留用你。”

——听得一屋子人都傻了。

03

更离谱还在后面。小胡还没反应过来,两旁的同学也被管理员一个个叫了出去,“你动作慢”“你手脚笨”“你这箱子磕着边了”,理由五花八门。

四个人,一下全被踢了。

小胡急了,拉着管理员问“那工钱怎么算?我们工作都做了四个小时!”谁想到,对方口气生硬“没干满时间,规矩就是,全程做完才结账,你们没资格。”

气氛瞬间尴尬极了。

眼看着要赖账,这会儿中介才晃出来,表情挺为难,低声和他们说“你们遇到这种算倒霉,之前也有人碰上,报警试试看吧。”

学生哪懂这些,抱着侥幸报了警。警察来的挺快,跟公司协商半天,最后很“人性化”地给了每人10块车费,算是“补偿”。

至于小胡真正的工资?呵呵,一个子都没见到!

04

后来报道这事的记者联系上了“正牌快递公司”的吴先生。人家把关系撇得干干净净“我们的品牌logo是有,但网点属于加盟,那批管理跟我们没直接关系。我们内部查,属实直接取消授权,该补工资的补,该处理的处理。”

说得很好听,承诺一周就有结果。但记者回头再问,始终没下文。小胡那点辛苦钱,到现在还没影。

这事发出来,网上议论特别多。有网友在评论区气得直拍桌子“遇到黑网点算你命苦吧,有人做满二十天,工资一分没拿!”甚至还有人爆料,“很多厂子暑期工用得最勤,等试用期刚到第五天就找各种由头撵人,工钱不认。”

这种事,说白了已经成了行业里公开的坑新人把戏。

05

我当时听完小胡讲,满脑子想的都是我表哥那桩老事。

表哥当初去沿海做电子厂临工,老板说季度结算,三个月到头工资杳无音讯。老板卷款跑路,中介连个人影都看不见,亲戚四处跑关系——不管用。最后只能自认“花钱买教训”,辛苦钱全打了水漂。

说起来容易,其实哪个打工人没被坑过?特别是学生,满心以为社会跟课本上讲的“公平竞争”,等到坑蒙拐骗一波齐上,才发现防不胜防。

有时候,一份写着“合同”的单子可能只是摆设,根本没有法律效力。那些中介、工厂、挂靠网点,哪个都能把责任推干净,倒霉只剩打工的人。

06

小胡回来后跟我说,这算他第一次真正体会“社会的复杂”,远比在学校学十本教材有用。

可说实话,这种“用血泪交的学费”谁又愿意经历?家里条件一般的学生,好不容易想靠打工减点负担,反倒被人坑一把,还不敢闹大。

你想,公司赖账理由一堆,什么“流汗”“动作慢”,让你哭笑不得。工头理直气壮,公司摆烂行事,警察来了也只能“调解”,最后实打实拿到的钱还没路费多。

有律师朋友提醒我,暑期工没合同风险特别大,真账算不清。好多学生第一次出来打工,什么取证、录音、拍照都不懂,结果碰上坏人根本没地方说理。

我看新闻老说中小企业难,那也不能靠榨学生的汗水填补亏空吧?面对这样的公司,有人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可现实那些皮包公司换个名字继续坑人。谁去管这些漏洞和灰色地带?

07

很多网友出主意“遇到这种单位,直接报警,别怕麻烦!”

说得挺好听,可刚毕业或者还在读的学生们,谁会“警觉成精”?谁又真有那个胆子和坏老板死磕到底?

想让学生懂得打工要签合同、留证据、就怕出现风险,太难了。

现实里,黑心公司只盯无经验的新人,“别怕事、不懂法”的小年轻最容易中招。就是这么个怪圈。

新闻里不少法律专家喊话,建议强制所有用工单位给暑期工签合同,甚至强制买保险。我觉得很有必要。至少能让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黑网点收敛点。

眼下,小胡还在找合适的工作,也不敢再随便信广告了。我只希望,下次再遇见类似的事,他学会保护自己,不再让无良企业占便宜。

写到这,可能大家也有类似糟心经历。挣钱本就难,别让人家连辛苦钱都拿不着。这世道多点厚道,学生少吃点亏,不好吗?

您怎么看?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