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昌抽水蓄能电站大单落户中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布局再添重要棋子

发布日期:2025-08-19 点击次数:191

近来,中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北院”)成功斩获新疆高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预可行性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设计、科研和咨询服务大单,合同金额达到3.15亿元。这份合同不仅巩固了西北院在高原和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反映出国家对水电储能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视。

新疆高昌抽水蓄能电站:独特地理优势带来巨大潜力

高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地处吐鲁番市高昌区北部,距市区约50公里,北靠塔尔郎河。项目上水库正常蓄水位达到1680米,下水库蓄水位为1110米,形成相当于570米的额定水头。这一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抽水蓄能的高效运行。电站规划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计划安装四台35万千瓦的可逆式混流机组,设计年发电量17.5亿千瓦时,年抽水用电量为23.33亿千瓦时。

该项目背后的水头条件和规模令人期待。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蓄电池”,在调节电网负荷、提升电能质量和配合新能源消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地域辽阔,光伏和风电资源丰富,时常面临电能调节压力。高昌电站的投产,将为区域能源安全和新能源消纳提供坚实支撑。

中电建西北院的综合优势及团队协作

这次的中标候选人前三名均来自中电建集团旗下设计院,体现出集团内部的技术竞争力和专业积累。其中,西北院联合新疆勘测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体,以3.15亿元报价领先夺标。值得关注的是,西北地区是西北院的主场,长期积淀了丰富的高海拔地区水电设计经验。西北院凭借其在地理特色复杂区域的技术积累,成为竞标中的强有力选手。

新疆勘测设计研究院虽成立时间不长,但背靠西北院的雄厚技术与股权支撑(西北院持股80%),为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大院带小院”的组合,既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也充分发挥了地区对区域特点的独特理解。

产业格局与市场表现:百亿级市场争夺力量显现

2024年,中电建集团旗下设计院中标额超过百亿元的达到10家,西北院以超过150亿元的中标总额稳居集团第二位。仅次于中标额破千亿的电建华东院,西北院的市场表现抢眼。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广为人知的老牌设计院,尤其在水电和新能源领域的积累,依然是它们能够持续领跑市场的关键因素。

其实,这些设计院的竞争除了项目金额之外,更体现了技术水平和对区域能源环境的适应力。西北院善于利用独特地理资源优势,加之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长足发展,成为集团内不可忽视的增长极。2025年,随着国家不断加码水利水电及新能源的投入,西北院的营业收入有望持续攀升。

新能源储能布局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双赢

抽水蓄能项目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大型工程,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水电储能提升区域电网稳定性,使新能源电力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利用;另一方面,项目建设和运营将带动当地就业,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据一位新疆本地产业观察者透露,“这样的超大型能源项目对吐鲁番地区来说,就像注入一针强心剂,不仅支撑能源结构转型,也带来了就业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机遇。”

同时,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鼓励清洁能源配套发展。高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落地,正是技术和政策同步发力的典范之一。地方相关部门也积极对接,切实做到项目服务和管理同步提升,确保落地见效。

展望未来:如何发挥抽水蓄能“能量仓库”的潜力?

抽水蓄能电站在智能电网中扮演着“蓄能核心”的角色。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其调峰和调频功能愈发凸显。新疆地处内陆西北,电力输送和负荷均衡一直是挑战。此时,像高昌这样的抽水蓄能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技术层面,未来需要不断结合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和维护水平。业内专家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手段,对能源波动采取更精准的响应方案。可以说,这种新型技术与传统水电的融合,将决定项目长期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面对日益重要的储能设施,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它所承载的能源转型意义?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电力输送,更是一次能源理念和国家战略的深刻升级,这点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百度带货夏令营#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