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下令轰炸,一夜炸瘫俄四大命脉,普京核电站警报拉响

发布日期:2025-08-29 点击次数:150

2025年8月24日,乌克兰军队发动了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本土袭击:一夜之间,俄罗斯四大命脉——最大能源港口、年加工90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核电站核心设施、国际机场——接连爆炸起火。

火光中,俄能源出口动脉被掐断,航班大面积瘫痪,核安全警报拉响,而这一切竟由泽连斯基亲自下令。 这场代号“火烈鸟”的突袭,不仅动用了射程3000公里的国产导弹,更首次将核电站纳入打击目标。

当战争从边境烧到腹地,平民在机场打地铺、加油站排长队时,一个残酷真相浮出水面:乌克兰正用“七寸战术”,逼俄罗斯坐上谈判桌。

欧洲能源链的断骨

8月24日凌晨,俄罗斯的乌海港在连环爆炸中陷入火海。 这里是波罗的海最大液化天然气枢纽,每年处理1300万吨能源产品,承担着俄罗斯对欧洲“影子运输”的核心任务。

现场视频显示,至少10架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突破俄防空网,残骸击中炼油厂,引发储油罐大火。 卫星图像证实,港口关键分馏设施严重损毁,天然气凝析油出口彻底中断。 同一时间,别尔哥罗德和沃罗涅日后勤枢纽也遭同步打击,俄军前线燃料补给线被拦腰斩断。

炼油厂连炸五轮

距离莫斯科1000公里的炼油厂,在24小时内遭遇五波无人机轰炸。 这座年加工890万吨原油的巨型工厂浓烟蔽日,消防车彻夜扑救仍无法控制火势。 俄能源部内部报告显示,加上2024年炼油厂遇袭事件,俄罗斯炼油产能已暴跌40%。

加油站前排起长队,柴油价格单日跳涨17%,俄央行紧急冻结成品油出口。 更致命的是,乌军使用的“火烈鸟”巡航导弹由女性军官指挥编队,能低空穿透防空网,精准命中2500公里外目标。

旅客睡地板的战争代价

国际机场的候机厅里,上百名旅客裹着毛毯席地而睡。 因乌军无人机持续威胁,机场全天停运,157架航班取消。 俄军虽宣称击落57架无人机,但残骸仍砸穿航站楼玻璃,断网断电的旅客用手机闪光灯照明。

社交媒体上,一名母亲抱着婴儿蜷缩在行李带的视频点击超千万,配文写着:“这就是普京说的‘特别军事行动’? ”

最危险的打击发生在核电站。 一架乌军无人机被俄防空炮击落,但坠毁爆炸直接摧毁了3号机组的辅助变压器,电站发电量骤减50%。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连夜派专家组监测辐射值,俄方将事件定性为“核恐怖主义”。

这已是该核电站第三次遇袭,而距欧洲边境仅400公里的位置,让德国环保部长紧急召开安全会议。 乌军明知核设施是禁区仍出手,实为绑架欧洲神经——若不想核灾难重演,就继续给乌克兰打钱。

卡车顶棚飞出的无人机蜂群

此次本土袭击绝非临时起意。 早在2025年6月1日,乌克兰就用117架FPV无人机导演了“蛛网行动”。 特工将零件走私入境,在卡车木质顶棚下组装,远程激活后突袭俄空军基地。

现场视频显示,无人机专挑图-95轰炸机油箱撞击,每架成本500美元的无人机换来70亿美元战略资产损失。 正是这次行动验证了“民用物流变武器通道”的战术,为8月打击铺平道路。

泽连斯基选择在8月24日乌克兰独立日发动袭击,背后是绝望的战略算计。 俄军已控制乌18%领土,前线日均后撤1.8公里。 而普京在会谈中坚持要乌承认克里米亚归属、永不加入北约。

泽连斯基通过国家电视台放话:“如果谈判桌没有乌克兰的位置,我们就自己造一把椅子。 ”袭击核电站、港口等高危目标,正是向美俄证明:乌克兰仍有能力让战争成本高到莫斯科无法承受。

美欧的沉默与分裂

西方态度暴露了复杂立场。 美国防部虽秘密批准援乌“火烈鸟”导弹零部件,却公开否决乌军借用ATACMS导弹打击俄本土的申请。 美媒披露,白宫担心局势失控,甚至拦截欧洲援乌武器。 德国悄悄缩减16亿欧元援助,法国承诺的坦克迟迟未到位。 这种“给枪却不让开枪”的矛盾,让乌军只能靠国产武器孤注一掷。

袭击发生后72小时内,俄军发射了3吨级FAB-3000巨型炸弹。 这种号称“拆楼神器”的弹药,将一栋五层公寓直接夷为平地。 引发争议的是,俄军报复不再区分军用民用:幼儿园、超市接连遇袭,3名平民在独立日庆祝活动中死亡。 俄国防部仅冷冰冰通报:“所有目标均与军事后勤相关”。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