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句实在的,现在这热搜啊,到底还能不能好好看?一打开手机,就看到“小沈阳女儿”这几个字晃来晃去,我这刚看完比赛那口气还没顺过来,又被这话题给噎了一下。
不是,我真想问问,一个孩子出来露个脸,怎么就非得把她爹拉出来溜一遍?
就非得搞得好像她少了什么,就因为她爸没在身边,这逻辑真是服了。
我真就不明白了,现在看个比赛、刷个娱乐新闻,怎么就总能刷出这种让人血压上升的标题。
什么“王者之夜小沈阳缺席”,然后焦点全跑到他闺女的造型上去了,好像她穿什么,都带着她爹没在场的“原罪”一样。
咱说句公道话,那晚小沈阳是不是真有事,他去不去,和沈佳润在台上表现得怎么样,这有半毛钱关系吗?
我寻思着,就这种过度解读,恨不得把人骨头都拆开分析一遍的架势,才真正让人觉得窒息。
你看看那些评论,说什么“果然父亲不在身边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哎呦喂,这话一出来,我这拳头都硬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这种古板的眼光去衡量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女孩到底经历什么,旁人哪能通过她爸在不在场就妄下定论?
她穿个衣服,化个妆,就成了某种“证明”了吗?
我还专门去翻了翻,就2023年那个TMEA盛典,沈佳润她不是也去了吗,那会儿大家还夸她有气质,说是“沈家有女初长成”,怎么到了《王者荣耀》这个场合,风向就变了?
难道换个游戏主题的舞台,就能把人贴上这种标签?
再往前看,她小时候跟着小沈阳上综艺《人生第一次》,那会儿大家都在说她长得像她爸,对她指指点点,结果小沈阳还出来解释,说孩子因此自卑了很久。
我那时候就想,一个小孩,她有什么错?
现在好不容易长大了,有了自己的风格,又来这一出。
就那次节目播出后,沈佳润自己也曾说,那些负面的评论让她感到很难过,甚至有一段时间都不想出现在公众面前了。
这事儿在当时还挺让人心疼的。
结果呢,现在又来,又是把她和她爸绑定,又是拿她爸在不在来做文章,真是没完没了了。
我这几天看各种关于比赛的讨论,本以为能好好看下战术分析,结果总能被这种跑偏的话题给拉走。
我记得以前,明星的孩子,大家顶多就是好奇下长相,现在倒好,直接从“父母在场”这种细节,脑补出一部个人成长史,这想象力,不去写小说真是可惜了。
就这种“自成一派”的说法,听起来是夸,但结合前面的语境,简直是明褒暗贬,暗戳戳地在暗示些什么。
我发现现在有些媒体,还有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真是不择手段,总喜欢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放大情绪。
你看,官方的数据,比如2023年某平台发布的娱乐数据报告,像这种“星二代”的话题,关注度一直都居高不下,流量转化率也高。
所以大家就卯足了劲儿去挖,去编排,不管是不是真的,先炒作起来再说。
可这种炒作,代价往往是这些当事人,尤其是那些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们。
她们可能只是想做自己,想尝试不同的风格,却要被贴上各种标签。
这不公平,真的。
我有时候就在想,我们这些旁观者,是不是也成了这种无聊讨论的帮凶?
每次点进去,每次转发,每次评论,是不是都在给这种“无聊”添砖加瓦?
我当然也知道,有些热搜是没办法的,就是大家爱看,但咱能不能有点自己的判断力,别什么都跟着起哄?
就她那造型,可能只是她自己喜欢,或者团队的安排,背后根本没什么大文章。
结果一被拎出来,非要和她爸的缺席联系起来,搞得像在演一出家庭伦理剧。
我就是觉得挺烦的,看个新闻,非得被这种情绪给绑架。
真的,下次刷到这种热搜,我真想问问那些评论的人,你们究竟是关心那个孩子,还是就想看个热闹,然后顺便把人贬低一番?
声明:个人观念点,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