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没想到,当年蒋家为了维持权力,亲手选定的台湾本地人,竟然成了他们家族最后的“送葬人”。这一切的转折,其实都始于一场意外的命案,把蒋家的政治布局彻底打乱。
1984年秋天,美国加州戴利城发生了一起轰动全球的谋杀案。调查结果很快就曝光:幕后黑手竟然是台湾情报人员,任务就是在美国本土搞暗杀。
美国这边立刻炸锅,议员们纷纷要求彻查,台湾也被推到风口浪尖。调查线索指向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当时他在情报系统里有实权,也是蒋经国亲手培养的接班人之一。
蒋家本来打算由蒋孝武来接班,继续家族在台湾的统治。但这场血案让美国连连施压,岛内舆论也开始质疑蒋家的做法。蒋经国一夜之间压力山大,连睡觉都不安稳。
他很清楚,这下子儿子的政治路算是彻底断了。没多久,蒋孝武被“外派”新加坡,以商务代表的名义,其实就是被流放,蒋家苦心经营的接班计划直接破产。
这时,台湾社会已经变了。岛内民众要求本土化的呼声越来越大。蒋经国身边的顾问劝他,必须启用台湾本地人,才能平息外界不满。
他很纠结,既想保住蒋家的权力,又不得不考虑现实压力。最终,他挑选了李登辉,这个人表面上谦逊温和,看起来对蒋家百依百顺,更重要的是,他是台湾本地人。
李登辉被提拔为副领导人,党内不少大佬都不服气。有的说他资历太浅,有的觉得他心机重,不适合重用。但蒋经国觉得李登辉一向老实听话,而且没什么背景,应该可以掌控。
谁想到,这个看似没有存在感的农业官员,很快就成了关键人物。
李登辉刚上位那几年,把“低调”和“谨慎”发挥到了极致。每天早到晚走,遇到事都要请示汇报,党内会议坐最边上,发言只讲客套话。
蒋家人都松了口气,觉得这个人确实忠诚可靠。连宋美龄从美国回来时,李登辉都亲自去拜访,态度恭敬,承诺绝不忘恩。蒋家上下逐渐放松了警惕。
蒋经国晚年时身体越来越差,李登辉更是表现得忧心忡忡,频繁去医院探望,公开场合也一再表态要继承蒋家的方针。
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哭得很伤心,治丧期间天天守灵,见到蒋家人就鞠躬。大家都觉得他是真心实意在守护蒋家的遗产。
权力交接后,李登辉开始展现他的真本事。他不再事事请示,反而逐步把蒋家的旧部边缘化。第一个遭殃的是李焕,原本在党内根基很深,被李登辉冷处理,最后只好辞职。
郝柏村也被调离军队,表面是升职院长,实际上是被削权。等郝柏村反应过来时,军队已经被李登辉的人掌控,只能黯然离场。
蒋纬国看到这一切,早就警告蒋家不能信任李登辉。但他的权力也被一步步撤销,想要反击却发现身边的人都靠不住。
甚至连宋美龄都亲自回台湾,希望李登辉能给蒋家留点面子,但李登辉表面答应,转身继续清洗,蒋家彻底失势。
李登辉执政后,做了不少让蒋家支持者无法接受的事。比如撤掉了两蒋陵寝的卫兵,让几十年的守卫变得冷冷清清。
教育改革后,新的教材里关于蒋家的内容大幅删减,年轻人开始不再了解蒋家历史。蒋家在台湾的影响力被一点点抹去。
蒋家后人也难逃命运。蒋孝勇本来想撑起家族,结果身体出了问题,病床上还在想办法对抗李登辉。可惜这些努力全都失败了。蒋孝武远在新加坡去世,最后也没能阻止蒋家被清算。
蒋纬国晚年生活孤独,被边缘化到没人在意他的声音。宋美龄离开台湾后再也没回来,最终在美国去世。
蒋家三代人在台湾的统治就这样落幕。曾经一手提拔的接班人,成了终结这个家族政治生命的关键人物。蒋经国机关算尽,最后还是被自己亲手选中的“忠臣”反杀。
历史的转折,有时就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李登辉的深藏不露,成了蒋家最后的败笔,也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