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坝,两天挨了两顿揍,水哗啦一下就矮了一米,你说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视频里闸门裂得跟破碗似的,水柱喷得老高,旁边的土坡被啃掉一块,路都淹了,手机镜头晃得人眼晕。俄罗斯那边说,这是别尔哥罗德州最关键的蓄水池,农田喝水、老百姓洗菜、防洪全靠它。现在可好,口子一开,下游直接拉响警报,州长连夜把一千来号人从低洼处拖走,帐篷、面包、热水壶全摆上了。
乌军倒爽快,指挥官布罗夫迪直接认领:没错,就是我们干的。他们还补刀,说洪水把俄军沿锡维尔斯基顿涅茨河的几个据点泡成了孤岛,补给线咔一声断了。到底用的啥家伙?乌军只说“合规武器”,俄方有人嘀咕是海马斯,可碎片还在化验,没盖棺定论。
水还在慢慢往下掉,像没拧紧的水龙头。工程队扛沙袋、贴防渗膜、焊钢板,忙到深夜;上游几条小河被拦起,拼命往库里回灌,就想把水位托住。老百姓更关心明天能不能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地里麦子会不会枯。
这事儿把战争又往民生那儿推了一步。以往炸桥、炸路,大家听多了,可对着大坝下手,相当于掐住一城人的水杯。国际红十字会急得直摆手:别碰民用设施啊,炸了坝,水淹的不只是兵,还有医院、学校、鸡窝猪圈。
现在最尴尬的是俄军。一边要修坝,一边要防着下一轮袭击,侦察无人机嗡嗡在头顶转。水路运油、运粮的船明显少了,码头工人蹲着吃泡面,说再晚几天,前线罐头就得省着吃。指挥部在地图上画新路线,绕开可能再被炸的河段,可绕路就得多烧油,油车又成了新靶子。
别尔哥罗德的网友半夜发视频,说自己家阳台看过去,大坝那边灯亮了一夜,像给裂缝打补丁的萤火虫。有人留言:坝要是真崩了,咱这城市是不是得改名威尼斯?下面一排苦笑表情。
乌克兰那边也有人担心,今天你炸我的坝,明天我炸你的电站,来回升级,最后谁都没水没电。毕竟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更大,真要互捅,两边一起玩完。
大坝抢修现场,焊机火花四溅,像放小烟花。工程师嗓子都喊哑了:再给我八小时,保证最危险那道裂缝不再渗水。可远处突然传来闷响,大家一愣,接着继续埋头干活——估计又是无人机在投小炸弹,听多了也就那样。
水位监测员盯着屏幕,曲线终于不再直线下坠,他抹了把汗,回头对同事说:再稳两天,老百姓就能睡踏实。可同事指了指天上:乌云过来了,要是再来一场暴雨,刚糊上的水泥又得泡汤。
战火里修坝,就像用创可贴补轮胎,能跑多远全看命。
你觉得这场水与火的拉锯,下一步会把谁先推到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