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股票软件的投资者都会发现一个明显变化:沪指稳稳站上 3700 点,不仅突破了去年 9.24 行情的高点,更形成了清晰的 3 浪上攻结构。这不是偶然的反弹,而是 A 股牛市行情基本确立的信号。但有意思的是,身边多数投资者还在纠结 “要不要追”“会不会套”,这种普遍的谨慎心态,恰恰印证了一个市场规律 ——牛市总是在犹豫中上涨。
在牛市初期,赚钱效应往往滞后于指数上涨。不少人还没从熊市的恐慌中缓过神来,账户里的亏损还没完全收复,面对突然启动的行情,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害怕。这很正常,就像冬天刚过的人,不会立刻脱掉棉袄,熊市思维的转变需要时间。但正是这种群体犹豫,给了真正看懂趋势的人上车机会。
从技术面看,当前行情的脉络十分清晰。波浪理论中,3 浪是最具爆发力的主升浪,而这一轮 3 浪的目标高点大概率落在 4000 点上下。更关键的是,这一位置恰好是沪指近 20 年形成的收敛三角形上轨。过去 20 年,A 股就在这个三角形内反复震荡,3000 点下方是底部区域,4000 点上方是压力地带。现在指数正朝着这个关键压力位迈进,而在突破重要关口前,市场往往会通过回调来蓄势。
这就是为什么说 “要珍惜 4000 点下方的每次回调”。这些回调不是行情结束的信号,而是主力在 “倒车接人”。就像公交车在大站停靠时会稍作等待,让没赶上的乘客上车,牛市初期的回调也是给犹豫者、观望者最后的机会。那些在 3700 点附近畏缩的资金,可能会在回调到 3500 点左右重新入场,推动行情继续向上。
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4000 点左右会是真正的考验。当指数接近这个位置时,市场情绪会发生根本变化。之前没赚到钱的人开始追涨,早期入场的人获利了结,舆论会充斥着 “牛市来了” 的欢呼,投资者对未来的期待值会拉满。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重要压力位的突破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4000 点附近极可能出现一波长时间的调整。这轮调整会很磨人,它会一点点消耗投资者的耐心,让刚建立起来的牛市信心逐渐瓦解,直到市场出现多翻空的情绪逆转,形成最后一次下探。这个过程虽然痛苦,却是 A 股突破 20 年震荡周期的必经之路。
只有经过这样的洗礼,市场才能真正摆脱历史包袱,从震荡市转向慢牛行情。到那时,指数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沿着上升通道稳步前行,真正实现 “慢牛长牛” 的格局。
现在的市场正处在黎明前的关键阶段。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在 3700 点纠结要不要追涨,不如耐心等待可能出现的回调机会。把目光放长远些,4000 点下方的每一次下跌,都是布局未来慢牛行情的宝贵窗口。记住,熊市里的每一次反弹都像诱饵,而牛市里的每一次回调都像机会,区别在于你能否在犹豫中看清方向。
当市场热情最终点燃,当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论股票时,或许正是需要警惕的时候。而现在,当多数人还在怀疑和观望时,恰恰是珍惜机会的最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