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铁画成跨城标配?先补短板改善接驳再谈远途

发布日期:2025-11-24 点击次数:178

把城市地铁当成跨城长途标配,是不是有点头脑发热?看到那张把广州“画到”珠三角、一路铺到韶关的远期规划图,我的第一反应是:好看,但不靠谱。

这张大地图在网上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一边笑一边揪心。拉近看广州北部的广花平原,现实比图好接地气得多——花都区地大人多,可地铁站并不密,北边那条9号线偏僻又慢,很多镇上的居民出门得先挤公交或开车到站。那天我在花都的地铁口排队,旁边一位阿姨直说:“我家到站要坐半小时车,早晚高峰还得挤公交,累得慌。”从化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区,也就一条14号线过境,其他村镇基本摸不到地铁影子,这些现实问题不是一张宏图能解决的。

对比一下香港和北京,差距就更明显。香港地铁把人多的腹地、商圈和小区连得紧紧的,哪怕造价高也要把接驳做到社区门口,让人有种出门就上地铁的便利感。北京的主干线始终围着核心商务区、老城区和客流密集点布局,讲的是效率和人流支撑。反观广州,有些线路看上去更像“为楼盘铺轨”:把线修到人少的地方,客流能不能跟上是个大问号。

再从技术和经济讲讲道理。广州到韶关直线两百多公里,用城市地铁跑长途不合适。按平均时速80公里算,单程也得两小时以上,一旦中间站多,时间可能拖到三小时,这种通勤谁受得了?高铁从广州南到韶关东最快约一小时十分,时间和成本都更划算。珠三角内部像广清城轨这类近60公里的城际轨道,25分钟就能搞定,已经满足了通勤需求。把城市地铁的边界无限拉大,既浪费建设资金,又给后续运营埋下隐患。别忘了,地铁每公里动辄数亿元,遇山遇水价格还会飞起,远郊线很多站点白天冷冷清清,长期靠补贴维持运营其实不现实。

再看时间表就清楚了。广州起步早,算是全国前列,但现在还在推进第四期规划,深圳、杭州等地已经进入第五期,这说明市内网络还有很多短板没补。更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先把市区短板补齐,提升花都、从化的覆盖和接驳,把居民每天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和早晚高峰的拥堵点解决好,再把更多精力放在与周边城市的城际轨道联通上,而不是把地铁画成跨省跨市的长途运输工具。

我走访时也遇到规划爱好者打趣:“要是修到韶关,我坐地铁去爬山。”大家一笑置之,话里却透着真心话:规划要靠谱,钱要用到刀刃上,线路要有人坐。城市的交通不是靠画大饼,而是靠细节和执行力来改善百姓的日常生活。

你更认同哪种思路?要不要把地铁画到地图每一寸,还是先把居民每天跑的那几公里、几分钟解决好?欢迎在评论里给我你的答案。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辉达娱乐介绍